近段时间以来,不断有患者朋友咨询胸部有结节,是怎么回事?需要注意什么?能不能预防?今天通过一篇文章,向大家详细分析肺结节的来龙去脉。
一、肺结节的定义,在影像学上,DR、CT影像检查中表现为最大径≤3 cm的局灶性、类圆形、较肺实质密度增高的实性或亚实性阴影,可以为孤立性或多发性,不伴有肺不张、肺门淋巴结肿大和胸腔积液。其中孤立性肺结节多无明显症状,为边界清楚、密度增高、最大径≤3 cm且周围被含气肺组织包绕的软组织影;多发性肺结节常表现为单一肺结节伴有一个或多个结节,一般认为>10个的弥漫性肺结节多为恶性肿瘤转移或良性病变(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导致的炎症性疾病)所致。
二、肺结节的分类,按数量、病灶大小、密度等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1.按数量分类:单个病灶定义为孤立性,2个及以上的病灶定义为多发性。
2.按病灶大小分类:为便于更好地指导分级诊疗工作,对肺结节患者进行精准管理,特别将肺结节中最大径≤5 mm者定义为微小结节、最大径5-10 mm定义为小结节。结节大小与恶性概率明显相关。微小结节可在基层医院随访管理;小结节可在有诊治经验的医院。10-30 mm的为大结节,应尽早诊治,根据实性和亚实性肺结节临床管理流程进行随访管理
3.按密度分类: 可分为实性肺结节和亚实性肺结节,亚实性肺结节又包含纯磨玻璃结节和部分实性结节:(1)实性肺结节:肺内圆形或类圆形密度增高影,病变密度足以掩盖其中走行的血管和支气管影。(2)亚实性肺结节:所有含磨玻璃密度的肺结节均称为亚实性肺结节,其中磨玻璃病变指CT显示边界清楚或不清楚的肺内密度增高影,但病变密度不足以掩盖其中走行的血管和支气管影。亚实性肺结节中包括纯磨玻璃结节、磨玻璃密度和实性密度均有的混杂性结节,也称部分实性结节。
4.《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中根据中国国情和近年来中国肺癌防治联盟肺结节诊治分中心的推广经验,提出“难定性肺结节”,是指无法通过非手术活检明确诊断,且高度怀疑早期肺癌的肺结节。
三、肺结节的发现,随着影像诊疗设备迭代更新,成像方式日趋精准,以及AI影像辅助诊断评估,肺结节的诊断发现率逐年提高,一般有以下几种发现方式:一是有针对性的胸部低剂量CT筛查,二是因胸部不适检查发现,三是因体检或其他疾病检查机会发现。多数为第三种原因发现。
四、肺结节的影像学评估与随访策略,可通过外观评估和探查内涵两个角度判断肺结节的良恶性,包括结节大小、形态、边缘及瘤-肺界面、内部结构特征、以及随访的动态变化。
1.外观评估:(1)结节大小:随着肺结节体积增大,其恶性概率也随之增加:(2)结节形态:大多数良性肺结节的形态为圆形或类圆形,与恶性实性结节相比,恶性亚实性结节出现不规则形态的比例较高;(3)结节边缘:恶性肺结节多呈分叶状,或有毛刺征(或称棘状突起),胸膜凹陷征及血管集束征常提示恶性可能;良性肺结节多数无分叶,边缘可有尖角或纤维条索等,周围出现纤维条索、胸膜增厚等征象则常提示结节为良性;(4)结节-肺界面:恶性肺结节边缘多清楚但不完整,结节-肺界面毛糙甚至有毛刺;炎性肺结节边缘多模糊,而良性非炎性肺结节边缘多清楚整齐,甚至光整。
2.内涵评估:(1) 密度:密度均匀的纯磨玻璃结节,尤其是<5 mm的纯磨玻璃结节常提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密度不均匀的混合性结节,实性成分超过50%常提示恶性可能性大,多为微浸润腺癌或浸润性腺癌,但也有报道此两者也可表现为纯磨玻璃结节;持续存在的磨玻璃结节大多数为恶性,或有向恶性发展的倾向; 磨玻璃结节的平均CT值对鉴别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密度高则恶性概率大,密度低则恶性概率低,单纯磨玻璃结节的CT值可能与病理浸润程度无关,需要结合结节大小及其形态变化综合判断。(2)结构:支气管截断伴局部管壁增厚,或截断的支气管管腔不规则,则恶性可能性大。为了更加准确的评估结节病灶内及周边与血管的关系,可通过CT增强扫描,将≤1 mm层厚的CT扫描图像经图像后处理技术进行分析、重建,结节血管征的出现有助于结节的定性。
3.动态随访:肺结节在随访中有如下变化者,多考虑为良性:(1)短期内病灶外部特征变化明显,无分叶或出现深度分叶,边缘变光整或变模糊;(2)密度均匀或变淡;(3)在密度没有增加的情况下病灶缩小或消失;(4)病灶迅速增大,倍增时间<15 天;(5) 实性结节病灶2年以上仍然稳定,但这一特征并不适用于肺磨玻璃结节,因原位腺癌和微浸润腺癌阶段的肺磨玻璃结节可以长期稳定。所以这里定义的长期指需要超过2年或更长时间,但稳定时间多长提示良性,还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
但肺结节在随访中有如下变化时,多考虑为恶性:(1) 直径增大,倍增时间符合肿瘤生长规律(不同恶性结节倍增周期变异度较大,实性肺结节倍增周期约20-400 d;亚实性结节倍增时间400-800 d或更长的时间);(2)病灶稳定或增大,并出现实性成分;(3)病灶缩小,但出现实性成分或其中实性成分增加;(4)血管生成符合恶性肺结节规律;(5)出现分叶、毛刺和(或)胸膜凹陷征。
综上,对于筛查或机会发现的肺结节,推荐对病灶处进行薄层CT扫描或薄层高分辨CT扫描,以便更好地显示肺结节的特征,并和既往历史影像学资料进行对比,结合AI辅助影像诊断和临床症状,有助于恶性肿瘤风险评估和临床决策,对肺结节及时进行干预、治疗,最大限度地减少误诊、漏诊,造福肺结节患者。